歡迎進入上海瑞歐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咨詢熱線:021-52662368
NEWS | 最新資訊
新聞中心News
聯(lián)系方式Contact Us
上海瑞歐展覽有限公司
上海市中山北路2790號杰地大廈1007室
聯(lián)系人:黃先生
聯(lián)系電話:021-52662368
郵箱: realexpo@sh163.net
① 眼科基因治療技術助力研發(fā)COVID-19疫苗 ② 難治性慢性眼痛——把治療重點放神經(jīng)上! ③ 如何實現(xiàn)自動化診斷?——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
發(fā)表時間:2020-02-27
第1則
- THE FIRST NEWS -
眼科基因治療技術
助力研發(fā)COVID-19疫苗
與其它在開發(fā)的疫苗不同,COVID-19疫苗一直受到外界的關注。專家稱,這種名為AAVCOVID的實驗疫苗,由于依靠已用于治愈失明的基因治療技術,有望在較短時間內結束冠狀病毒的大流行。兩家哈佛大學附屬醫(yī)院正在牽頭這項研究,該疫苗有望在今年年底前進行人體試驗。
☆下方滑動了解詳情↓↓↓
*來源:https://www.aao.org/eye-health/news/coronavirus-covid-vaccine-gene-therapy-luxturna
*本則譯文來源:“ 國際眼科時訊”公眾號
原文:AAO官網(wǎng)
第2則
- THE SECOND NEWS -
難治性慢性眼痛
把治療重點放神經(jīng)上!
眼痛是干眼患者比較常見的一個主訴問題。臨床上發(fā)現(xiàn),部分慢性眼痛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如人工淚液、自體血清、非甾體抗炎藥等,依舊無法緩解。針對這一問題,近期美國學者Anat Galor教授團隊在 Eye & Contact Lens 雜志發(fā)文,為常規(guī)治療無效的慢性眼痛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針對神經(jīng)的治療方法。
☆下方滑動了解詳情↓↓↓
4ml 0.5%布比卡因和1ml 80mg/L的醋酸甲潑尼龍混合后用5ml 25G注射器分別注入三叉神經(jīng)終末支處,分別是眶上神經(jīng)(supraorbital nerve, SO, 1ml)、滑車上神經(jīng)(supratrochlear nerve, ST, 0.5-1ml)、滑車下神經(jīng)(infratrochlear nerve, IT,0.5ml)、眶下神經(jīng)(infraorbital nerve, IO,1ml)處。
使用該方法治療的11名患者中7名疼痛得到緩解,緩解持續(xù)時間在數(shù)小時至數(shù)月不等(其中5名患者其后接受了重復治療)。另外4名患者癥狀無改善。
常規(guī)治療手段無效的慢性眼痛患者,可考慮應用口服加巴噴丁類藥物或眼周神經(jīng)阻滯,部分患者疼痛可得到顯著改善!
*原文截圖:
*本則譯文來源:“ 惟視眼科”公眾號;
原文:ResearchGate官網(wǎng)
第3則
- THE THIRD NEWS -
如何實現(xiàn)自動化診斷?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
據(jù)相關臨床病例報道表明,亞洲黃種人中新生血管AMD患者中PCV約占20-60%,而在歐洲白種人中約占8-13%。臨床上AMD和PCV的治療策略、疾病病程與預后轉歸均有差異。因此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與人工智能致遠慧圖團隊合作,運用深度學習和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結合眼底彩照和頻域光相干斷層掃描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 圖片,實現(xiàn)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的分類診斷,區(qū)分干性AMD、新生血管性AMD、PCV和正常人。并對所建模型的診斷效能和可能的公共衛(wèi)生普及性進行了評估。
☆下方滑動了解詳情↓↓↓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是與年齡相關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主要發(fā)生在老年人視網(wǎng)膜黃斑部脈絡膜毛細血管、玻璃膜、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退行性改變,導致進行性中心視力受損。AMD仍是全球第三大嚴重不可逆視力受損的病因,流行病學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2億人患AMD。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 為脈絡膜血管來源的血管網(wǎng)末端息肉樣擴張,目前仍被認為是AMD的一個亞型。
本研究一共建立了3個雙模態(tài)和2個單模態(tài)機器學習模型(表1),共收集了1099只眼的彩照和821只眼的OCT圖像;并使用同一測試集對不同模型和眼科專科醫(yī)師進行測試,雙模態(tài)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DCNN-Combo)具有最佳的分類效能,準確度達87.4%,敏感度88.8%,特異度95.6%,與診斷金標準的一致性高于眼科專科醫(yī)師。同時,在所有模型對單一PCV檢出效能測試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中(圖1),DCNN-Combo模型有最大的曲線下面積(areas under the curve, AUC=93.9%),也高于其他的人工智能模型。DCNN-Combo模型的整體架構如圖2所示。
此研究設計提出了一個新的雙模態(tài)深度學習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并基于配對眼底彩照和SD-OCT圖像雙輸入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實現(xiàn)AMD的亞型多分類。同時本研究使用了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算法,能夠有效地從每個單模態(tài)DCNN模型中卷基層的更新權重,并將其用于我們的雙模態(tài)DCNN模型中,實現(xiàn)與眼科專科醫(yī)生幾乎一致的診斷效能。該研究能夠幫助加速人工智能系統(tǒng)多模態(tài)模型的發(fā)展。該模型的高度準確性和安全無創(chuàng)性,為社區(qū)醫(yī)療機構的眼科疾病人工智能篩查系統(tǒng)提供了廣泛的運用前景。
*表1. 各機器模型和眼科專科醫(yī)師對AMD亞型多分類的統(tǒng)計學結果
DCNN-O,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O;DCNN-F,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F;DCNN-Combo,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Combo;RF-Combo,隨機森林分類器,結合卷積層;RF-Fixed,固定權重來自于訓練ImageNet;NPV,陰性預測值;PPV,陽性預測值。
*圖1. 各模型對PCV檢出效能測試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線和眼科??漆t(yī)師的表現(xiàn)水平(圖上點所示)
*圖2. DCNN-Combo模型的整體架構圖
模型接收一個眼底圖像(3×448×448)和一個OCT圖像(3×448×448),然后輸出一個擁有4個數(shù)值的向量,分別代表該輸入組合是健康人,干性AMD,PCV或新生血管性AMD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Xu Z, Wang W, Yang J, et al. Automated diagnoses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using bi-modal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Published Online First: 04 June 2020. doi: 10.1136/bjophthalmol-2020-315817
2. 徐至研. 人工智能用于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診斷研究[D].北京,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9.
*本則譯文來源:“協(xié)和眼科資訊”公眾號
原文: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官網(wǎng)
聲明:
*本則推文僅供醫(yī)療保健專業(yè)人士學習參考之用,個人需向醫(yī)療保健專業(yè)人士進行咨詢,以獲得個人醫(yī)療建議。
*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給予刪除或下線處理。